四千零七十六章 做“黑暗中的凿壁者”!-《军工科技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他调出空天母舰的动力系统模型,说道:“首先是动力系统。目前的核反应堆小型化技术虽然有所突破,但要在太空中实现稳定运行,还面临着极端温度、辐射等恶劣环境的考验。”

    他指着大屏幕中反应堆模型上闪烁的红色警告标识,讲道:“在太空中,太阳辐射强度是地球表面的数百倍,普通的防护材料根本无法承受,必须研发新型的辐射屏蔽材料。”

    一位材料方面的专家说道:“我们正在研究石墨烯复合材料,这种材料的辐射屏蔽性能比传统铅板高十倍以上,而且重量更轻。”

    吴浩点点头,继续说道:“其次是推进系统。

    空天母舰需要在地球轨道和深空之间自由穿梭,现有的化学推进剂效率太低,必须采用核聚变推进等新型动力。

    但核聚变技术目前还处于实验阶段,离实际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”

    他调出一张核聚变实验数据图,冲着众人说道:“看看这些数据,约束等离子体的磁 confinement时间最长才达到100秒,而要实现稳定的核聚变反应,需要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天。”

    吴浩的话刚落,在座的一位专家立即反驳道:“我们正在研发新型的惯性约束核聚变技术,利用激光驱动微型核聚变,虽然单个脉冲的能量有限,但通过高频脉冲迭加,有望在未来十年内实现可控核聚变。”

    听到这位专家的画,吴浩并没有解释和反驳,而是接着说道:“还有生命维持系统。

    空天母舰上可能需要搭载数百名船员,在太空中长期生存,需要解决空气再生、水循环、食物生产等问题。”

    他调出一个封闭生态系统的模拟视频,说:“目前的太空站生态循环系统只能维持几十人一年的生存,要扩大到数百人,而且是在更复杂的深空环境中,难度呈指数级增长。

    比如食物生产,现有的太空种植技术只能生产有限的蔬菜,肉类蛋白的供应还是个难题。”

    听到吴浩的话,会议室内坐在后排的一位年轻专家当即说道:“我们正在研究人造肉技术,通过一些细胞培养来生产肉类,这项技术已经在地面实验中取得了成功,预计五年内可以在太空站进行试生产。”

    吴浩摇摇头,说道:“但细胞培养肉需要大量的营养基质和能源供应,在太空中的成本极高。而且,船员的心理适应问题也是一个大挑战。

    长期在封闭的太空环境中生活,人类的心理承受能力会受到极大考验,可能会引发焦虑、抑郁等心理疾病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